2019年以来,乙二醇期货价格在4216-5387元/吨之间波动,乙二醇期价整体呈倒“N”型走势,具体来看,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2019年1-2月):库存快速累积,但需求阶段性向好,乙二醇横向盘整。2019年年初,由于中美积极进行贸易谈判、OPEC积极实施减产、全球股市回暖明显等,宏观有利好。同时,下游聚酯厂家因为临近春节,积极备货,需求有拉动。但是由于乙二醇华东主港库存高位持续攀升,截至2019年2月底,乙二醇华东主港库存已累积至121万吨。因此,需求、宏观利好与港口库存利空相抵,乙二醇震荡盘整。
第二阶段(2019年3-6月):库存高压难化解,需求转弱,乙二醇震荡下行。春节过后,下游备货需求减弱;5月上旬,由于美国开始对中国2000亿元商品征收25%的关税,下游需求再度走弱,终端订单下滑,聚酯开始累库,乙二醇需求萎靡。同时,3月份至4月份,乙二醇华东港口库存持续上涨,4月底乙二醇库存累积至144万吨,在港口库存高压下,市场对乙二醇预期偏悲观,乙二醇弱势下行。
第三阶段(2019年7-9月):去库带动乙二醇价格强势反弹,沙特事件意外推波助澜。2019年7月开始,随着乙二醇价格跌至历史低位,国内乙二醇装置负荷显著下滑,港库发货速度加快,去库幅度明显,乙二醇价格随着港口去库进度稳步反弹。9月沙特原油管道遇袭,由于我国从沙特进口的乙二醇约占总进口量的42%,市场预期乙二醇价格进口量或受该事件影响而减少下,乙二醇价格上涨至5322元/吨。
第四阶段(2019年10月至今):产能投放预期,供需压力下,乙二醇承压回落。随着沙特事件的逐步平息,市场预计乙二醇进口量将逐步恢复,且金九银十预期逐步减弱,在供需双弱的预期下,乙二醇高位急剧下滑。年底,随着荣信化工40万吨/年的乙二醇装置的投产以及恒力石化装置投产的预期,乙二醇价格重心反弹高度有限。
截至2019年11月18日,乙二醇总产能为1120.5万吨,其中煤制乙二醇产能为491万吨,占比为44%;油制乙二醇产能为629.5万吨,占比为56%。
整体来看,2019年乙二醇产能增速为4.67%,较2018年28.43%的增速水平明显放缓,这主要是由于2019年乙二醇价格重心持续下滑,多数乙二醇装置处于亏损状态,产能投放严重不及预期。截至2019年11月,国内仅新疆天业10万吨/年和荣信化工40万吨/年的两套乙二醇装置投产,远小于年初规划的327万吨的投产计划。
从乙二醇产能结构上来看,煤制乙二醇产能占比将逐步扩大。基于我国“富煤、贫油、少气”的能源分布现状,近年来煤化工逐步兴起。按照未来几年内我国乙二醇投产计划,煤化工仍占主流,因此煤制乙二醇产能占比有望进一步提升。
2019年以来,华北煤制乙二醇一直处于亏损状态。1-11月,内蒙当地褐煤价格在229-235元/吨之间变动,煤制乙二醇价格在4230-5235元/吨之间变动。原材料成本变动不大,乙二醇价格的大幅下滑导致煤制乙二醇装置全年处于亏损状态,亏损额在99.5-1104.5元/吨。
2019年以来,MTO法制乙二醇短期小幅盈利,其余时间均处于亏损状态。本文中MTO法制取乙二醇是指“甲醇-乙烯-环氧乙烷-乙二醇”的生产工艺。2019年以来,原材料甲醇行业景气度持续下滑,华东地区甲醇价格在从2600元/吨下探至1900元/吨。原材料大幅让利之下,MTO法制乙二醇生产利润依旧先降后升,这主要是因为上半年乙二醇价格跌幅相较于甲醇而言更大;下半年甲醇价格持续下跌,而乙二醇价格却在去库带动下有所反弹,导致了MTO法制乙二醇效益逐步回升,但由于乙二醇价格反弹高度有限,该工艺装置尚未形成持续性盈利。
2019年石脑油制乙二醇装置亏损相对较小,在1-3月上旬、8-10月上旬期间,石脑油制乙二醇装置实现稳定地盈利。从图中易看出,2019年以来石脑油制取乙二醇生产利润与石脑油价格呈较为明显的负相关关系。期间,石脑油价格在441-616美元/吨之间横向震荡盘整。一般来说,当原油价格低于55美元/桶时,油制乙二醇装置更具备竞争力,就今年的原油价格走势来看,1-3月上旬、8-10月上旬期间WTI原油价格多数处于55美元/桶以下,且该期间乙二醇价格尚可,对应石脑油制乙二醇处于盈利状态。
2019年以来乙烯制乙二醇装置多数时期处于亏损状态,但亏损程度呈现逐步降低的趋势。这主要是因为去年乙烯价格重心呈下行趋势,价格由1201美元/吨下探至681元/吨。原材料让利之下,乙烯法制乙二醇生产利润有所回升,但整体仍处于亏损状态。
2019年乙二醇装置负荷:先抑后扬
乙二醇装置负荷主要与两个因素有关,第一是生产效益,第二是装置类型。
就生产效益而言,当装置处于严重亏损状态时,尤其是乙二醇市场价格逼近企业现金流成本时,部分装置会陆续开启检修,而当乙二醇生产效益逐步提升时,企业重启装置或提负的积极性较高。
就装置类型而言,如前文所提,按照原材料划分,我国乙二醇装置分为油制乙二醇装置和煤制乙二醇装置。其中,目前油制乙二醇装置多属于中石油、中石化等国有企业,轻易不停车,亏损时可转产环氧乙烷,该装置一般会在更换催化剂的时候停车。未来,随着民营炼化一体化项目的落地,油制乙二醇产能会逐渐增多,需要注意的是,未来新增该类型的乙二醇装置停产较难,因为乙二醇仅仅是炼化一体化项目中的一种产物,企业一般不会因为单个产品的亏损而去降负。对煤制乙二醇装置而言,一般其外接于煤化工生产线,可以灵活调节,因此煤化工装置负荷变动相对较大。
2019年乙二醇产能变动不大,截至10月份,仅有10万吨新增产能计入新增产能,因此乙二醇产量的变动与装置负荷高度相关。从产量总量来看啊,1-3月份,乙二醇月度产量分别为70.3万吨、68.3万吨和72.3万吨,同比分别增加28.52%、26.72%和20.70%。4月份开始,随着乙二醇装置负荷的急剧下滑,同期乙二醇月度产量下降至57万吨。尽管三季度乙二醇装置负荷有所提升,但由于煤制乙二醇装置仍处于亏损状态,负荷难以回升至年初高位,乙二醇月度产量稳定在58-60万吨。
2020年乙二醇产能投放:压力巨大
2020年乙二醇产能投放压力犹存,但需警惕产能投放不及预期。根据卓创资讯、CCF以及新闻网页资料不完全统计,明年较为确定的产能如上表所示,若将2019年可能投放的三套装置算入2020年总产能,2020年预计将新增705万吨产能。根据2019年的产能投放进度,由于乙二醇价格重心受产能投放预期压制,目前大部分乙二醇装置处于亏损状态,因此只有成本更低的乙二醇装置才会考虑投产,大部分乙二醇装置投产进度会被推迟。但是属于炼化一体化的石油制乙二醇装置的投产确定性较大,因此,需密切关注恒力石化、中科(广东)炼化的投产进度。
2020年乙二醇进口贸易分析
进口总体情况,2019年12月中国进口乙二醇92.10万吨,同比去年增加24.63%(73.90万吨),2019年1-12月中国进口乙二醇总计994.70万吨,同比去年增加1.27%(982.25万吨)。
进口价格方面,2019年12月中国进口乙二醇进口均价为555.54美元/吨,同比去年同期价格降低26.06%(751.30美元/吨)。2019年1-12月中国进口乙二醇均价为600.36美元/吨,同比去年同期价格降低35.34%(928.44美元/吨)。
在贸易国/地区方面,2019年1-12月中国进口乙二醇总量994.70万吨,进口前五位国家/地区进口量共796.08万吨(占中国进口总量80.03%),其中沙特阿拉伯进口量454.08万吨 ,占比45.65%%;台澎金马关税区进口量132.47万吨,占比13.32%;加拿大进口量96.36万吨,占比9.69%;新加坡进口量59.03万吨,占比5.93%;韩国进口量54.13万吨,占比5.44%;其他国家地区进口量198.62万吨,占比19.97%。
在国内进口地区方面,2019年1-12月中国进口乙二醇企业所在地区前五位进口量共867.46万吨(占中国进口总量87.21%),其中江苏省进口量396.51万吨,占比39.86%;浙江省进口量334.30万吨,占比33.61%;北京市进口量49.69万吨,占比5.00%;福建省进口量48.53万吨,占比4.88%;山东省进口量38.42万吨,占比3.86%;其他省市进口量127.25万吨,占比12.79%。
资讯来源:方正中期期货;中国海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