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员动态

Member Dynamics

一诺威深耕市场 持续科技创新 | 2023年营收62.96亿,利润1.27亿


2023年的业务范围仍以生产和销售聚氨酯原材料及 EO、PO、AA 其他下游衍生物产品,同时经营PPG、MDI、TDI 等聚氨酯原料为主。报告期内,公司始终坚持科技强企,持续以科技创新为驱动,持续进行研发投入,报告期内共获得发明专利授权 82 项,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共获得发明专利授权 498 项。

2023年,公司总资产23.15 亿元,同比增加 7.02%;净资产 14.40 亿元,同比增长18.89%。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62.96 亿元,同比减少 0.20%;营业利润 14315.47 万元,同比减少 38.84%;净利润 12728 万元,同比减少 33.36%,其中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为 11284.84 万元,同比减少38.97%;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较上年同期减少 4810.68 万元,同比减少 21.87%;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较上年同期减少 8468.65 万元;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较上年同期增加 31974.60 万元。

当前,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聚氨酯原料及制品生产国,主要原材料产能约占全球产能的 50%。随着经济发展、居民生活消费水平的升级、聚氨酯制品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张以及国家环保产业政策的支持引导,我国聚氨酯行业正面临巨大的市场机遇,聚氨酯制品的市场规模在不断扩大。预计到 2026 年,我国聚氨酯行业的市场需求规模将达到 1,550 余万吨。聚氨酯制品凭借低温柔顺性好、抗冲击性高、耐辐射、回弹范围广、粘结性好、节能环保等诸多优良性能,已被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中的众多领域并在部分领域逐渐成为传统塑料、橡胶,甚至金属等材料的理想替代品。聚氨酯材料行业在经历了 21 世纪初的快发展后,已经进入了高质量发展时期,绿色低碳、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新应用新需求持续增长,未来生产工艺应向适应环境保护,安全卫生、资源回收等方向发展。

未来聚氨酯市场的发展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特点:

产业链原材料方面:异氰酸酯制备技术已经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原料方面产能稳定上升,配套设施逐渐完善,未来产业布局合理;多元醇制备技术持续提升,产品差异化发展明显,国产高端产品占比逐渐提升;主要助剂研发及产能提升显著,具有一定的国际市场竞争能力。同时,生物基符合绿色低碳、可循环的要求,具有生物基属性的聚氨酯及相关原材料开发和产业化将不断获得市场认可和推广。企业竞争方面:在全球经济下行、国内聚氨酯需求增速放缓、供应链向东南亚转移及扩张产能投产释放供应大幅增加的多重压力下,国内作为全球最大的聚氨酯市场会吸引全球优秀企业来中国寻找市场,给国内聚氨酯企业带来一定的压力。国外一些企业在聚氨酯制造技术和产品应用方面比国内企业更有竞争优势,同时通过直接在国内建厂降低成本,进一步与国内企业形成竞争。这将促使国内聚氨酯市场进入高质量竞争时代,产业集聚带来的产业链和规模优势,企业的产业技术和质量竞争力将凸显更大的作用。

产品需求方面:伴随国民经济发展和消费升级,聚氨酯传统应用领域对产品的安全、环保、舒适性要求逐步提高,同时,产品综合性能方面-高性能、功能化、可持续成为主流研究方向。各类聚氨酯原料和材料基本可满足市场供需,但一些高端、高性能原料仍以国外进口为主,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部分安全舒适的高性能、高附加值产品缺口明显,研究开发无毒、无污染、可降解回用的安全舒适性产品成为聚氨酯材料的创新发展目标。同时,新兴领域应用不断涌现,新能源电池、汽车、轨道交通、电力运输和医疗器械等均已有相应聚氨酯材料产业化应用,主要产品包括电池灌封胶、车衣、枕木、密封胶、减震垫板、风电叶片、人工心脏等。由于聚氨酯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生物相容性和可调节性,可广泛代替传统的塑料、金属复合材料,应用于新兴领域,进一步扩大高端产品市场占有率。

随着近年来国内政策调整、环保力度加强、“碳中和”概念的提出,聚氨酯行业进入低速增长的高质量发展阶段,“十四五”时期我国聚氨酯弹性体行业将推动功能型产品的开发,新产品在轨道交通、医疗设备和电力传输等领域的应用,产品种类向差异化、精细化、高质量发展。


来源:环氧产业中心


联系我们


010-84945443

统计代码申请地址:http://www.cnzz.com/